毕节市第一中学:营造浓厚学习氛围聚焦脱贫攻坚
毕节市第一中学:营造浓厚学习氛围聚焦脱贫攻坚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王庆泽)近日,毕节市第一中学会议室座无虚席,学校党委委班子成员、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时代楷模”: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团结村名誉党支部书记黄大发,“改革先锋”、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当代“女愚公”、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三位同志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搏斗贫困、奔向小康的先进典型事迹,学习成为一场生动的践行初心使命的教育会。
这是毕节市第一中学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个缩影。连日来,毕节市第一中学主题教育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扎实推进。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自我革命的自觉、迸发课堂教学的活力、昂扬干事创业的激情。
学得真: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毕节市第一中学严格对标对表市委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各项部署安排,保质保量做好“固定动作”,结合实际开展“创新动作”,主题教育呈现“抓得紧、学得真、做得实、结合得深”的特点。
9月以来,毕节市第一中学主题教育紧锣密鼓进行,学习了《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读本中的《加强党的建设》、《领导干部要在改进作风上发挥示范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方向》篇目,从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等七个方面阐述了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真聆听了省委书记孙志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要求大家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推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检视整改问题。
学得真,首先是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学,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学。党委书记覃珍贵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五个系列读本,党委副书记、校长屈小锋领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围绕“专题”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党委班子成员轮流作中心发言,班子成员和支部书记代表作重点交流发言。
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是本次主题教育的目标。学校按照市委要求进行集中学习研讨,目前已经进行了6次,采取集体学习与集中研讨交替进行的形式,集中精力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记者看到,每个专题由学校党委书记和副书记、党委委员首先领学,然后大家作交流发言和交流讨论,学校书记、校长带头谈心得体会,做点评提要求。大家踊跃发言讨论,充分交流互动,氛围严肃而又生动。发言者力行改进文风,发言时以问题为导向,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大家普遍反映:静下心、学得深、学得实、有收获。
做得实:坚持边学边查边改
如何在前期良好开局基础上,推动主题教育全面落实、扎实推进?毕节市第一中学以深化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抓实调查研究为载体,以深入检视问题为契机,以狠抓整改落实为驱动,坚持密切联系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贯通起来,有机融合、统筹推进。
做得实,首先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结合学校发展和问题导向,聚焦职责查问题,找准工作症结。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初心使命,紧密结合落实中央部署、省、市委要求和当前正在做的工作,精心研究制订工作方案,聚焦问题短板,由县处级干部领题,科级干部为课题组成员,深入调查研究。重点围绕涉及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问题,结合每一个领导分管的工作,确定课题。对照全校改革发展的需要,查找自身不足,查找工作短板,深刻检视剖析,制定了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方案,并设置征求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等,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防止了学习走形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做得实,要把“改”字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党委聚焦总目标,集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治理,深入查找、重点整治“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等问题,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从政治站位上找差距,从思想深处找根源,从工作落实上找不足,从责任担当上找缺失。党委按照中央“边学边查边改”、“把【改】字贯穿始终”的要求,对调研发现的问题、群众反映的问题、自身查找的问题、上级点出的问题列出清单、建立台账,逐条研究制定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整改措施,坚持立行立改、立检立改,确保整改到位,见到实效。截至目前,已整改问题3个,其余的4个问题正在整改进行中。
结合好:汇聚教育决胜脱贫
“结合得深”是毕节市第一中学开展主题教育的突出特点。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相结合,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深入调查研究,落实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向“省域一流、全国知名、国际接轨”的办学目标迈进。
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扶贫是硬任务,毕节一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脱贫攻坚中主动担当作为,采取一系列措施“挖穷根”。威宁自治县新发中学、赫章县结构中学地处极贫乡镇,师资较为薄弱,毕节一中有针对性开展“四个同步”帮扶活动,即管理同步、教师队伍建设同步、教学同步、检测总结同步。帮扶中,通过学校管理诊断、示范课教学、考试质量分析等,更新该校学校管理理念,提高该校教师执教水平,提升该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毕节一中先后与纳雍县维新中学、赫章县第一中学、七星关区长春中学和生机中学、朱昌二中等薄弱学校签订帮扶协议,挂牌“毕节一中分校”,百里杜鹃二中一个班整体到一中就读,实实在在开展结对帮扶。
要让每个贫困学生看到光明和希望,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毕节一中时刻把贫困学生上学问题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为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安心上学,帮助因学致贫家庭孩子通过接受教育彻底脱贫,2017年,毕节一中成立“校友公益励学助学金”,以每人每学年4000元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帮扶,共募集资金106544元,资助25名贫困学生就读毕节一中。
在毕节一中所帮扶的金海湖新区双山镇普陆村,农产品收成都比较好,但由于农户信息封闭、交通不便、市场把握不准等原因造成农产品无法销售,只能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收购价卖出,利润大打折扣。为帮助贫困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毕节一中群策群力,组建扶贫志愿者销售队伍,发动教职工踊跃购买贫困户种、养的农产品,让贫困户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提高种植、养殖积极性。帮扶干部借助网络平台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帮助贫困户们解决了实际问题。
眼下,毕节市第一中学正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教学质量提升和助力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
作者:通讯员 王庆泽 编辑:张杨
来源:多彩贵州网
来源:多彩贵州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 毕节市第一中学党委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次集中学习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