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比赛科目,毕节一中皆榜上有名!
近日,毕节市教育局下发《毕节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2020年毕节市中小学、中职学校优质课比赛、优质录像课评选结果通报》(毕教办发〔2020〕50号),在初、高中共计13个比赛学科中,我校教师皆榜上有名!在初中部八项学科比赛中,我校共有9名教师获奖,其中包揽六项学科比赛一等奖;高中部五项学科比赛中,我校共有6名教师获奖,其中包揽四项学科比赛一等奖。
同时,我校教师在多彩贵州好教育联盟2020年度同课异构教学大赛中佳绩频出,汪雪、卢成平、顾德三、聂浪波、王敏、唐小异、王艳萍等教师在此次比赛中纷纷获得奖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毕节一中始终把教师业务素质提升培训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对教师队伍管理的核心任务,并把教师培训规划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日程。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谈不上学校的发展。”毕节一中党委副书记、校长屈小锋就学校教师发展说道,“在今天这样一个改革创新的时代,学校和教师面对前所未有的时代挑战和压力,学校的发展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学校发展的支撑,只有将学校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建立学校和教师双赢的发展机制。”
目前,毕节一中现有研究生教师79人,特级教师6人,正高级教师7人,高级教师118人,省级名师骨干教师及市级名师、骨干教师共计115人;派到国外培训深造的教师有10余人;拥有促进校长、教师专业发展的省级高中名校长工作室、省级“智库专家工作坊”、省级名师工作室10个;有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模范教师共7人;有省(部)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等40余人;有获得国务院、贵州省政府、毕节市特殊津贴及毕节市市管专家、毕节市拔尖人才等荣誉10人次。
一直以来,毕节一中积极探索教师发展之路,在有序、有效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创建青年教师“九个一”工程,创新开展“青蓝工程”工作,组织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高级教师示范课活动,不断提升校本研修能力和水平,并将短期集中培训与外出培训相结合,按照“以点带点、结队联动、辐射引领、共同发展”的理念及宗旨,朝着“培养一位名师,带动一门学科,引领一个团队,产生一批成果”的总目标,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作为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的“牵引器”、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造就名师的“孵化器”作用,从而涌现更多优秀教师。
同时,毕节一中在上级部门的大力关心及支持下,先后与北京八中、北京汇文中学、上海建平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广雅中学等名校结成联盟学校,长期互派师生进行交流学习,拓展了师生的视野,提升了师生的综合能力,为学校师生全面发展搭建了平台。
“‘引进来,走出去’是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也是学校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点和真正的办学之道。”毕节一中党委书记覃珍贵表示,“学校还将继续扩大辐射力度,充分发挥我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巩固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交流互动平台,使城乡教师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从而促进毕节市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毕节一中作为“省级示范性高中”,依托学校优势资源,辐射带动周边学校建设,与威宁县新发中学、百里杜鹃二中、赫章县结构中学、七星关区燕子口中学、纳雍县维新中学、七星关区生机中学等学校建立帮扶联盟校,通过集中培训、跟岗实践等活动开展送教下乡调研、制订送教方案,并根据市情校情,设立了平原小学、金海湖第二小学2个送培点,成立毕节一中支教队伍,将学校优秀教育资源送到边远山区学校。截至目前,学校已有170余名支教老师到各级学校支教交流。
龙腾虎啸今胜昔,继往开来续新篇。在我校将迎来90华诞之际,作为毕节市红色传统学校,我们将不负众望,努力夯实教师队伍,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办好家长满意,社会放心的学校不断奋斗。